太阳照过雕花的窗子,把阳光变成一丝一丝的,可以看见游尘的舞蹈。在有薄尘的窗台上,有些泛黄的信纸,它们,在时间里,安静的让人忘记去触碰。我也是在游弋中,看见这古老的青石老宅,那里有笔墨的幽香,有现在不多的宁静安好。
喜欢那个坐在檐下的女子,青丝细绾,温婉灵动,或浅笑,或蹙眉,似乎自己在那本书里,随着里面的世界,悲伤或是高兴着。这里的时光是纯粹的,这里的庭院是深不知几许的,这里的愁怨都是为赋新词的,这里,是被人遗忘的地方,是人间四月的开始。
遇见她,我不大,只是单纯的喜欢着那个明媚的四月,喜欢她将家书写的像诗歌一样优美,同样也佩服她于古典建筑的建树。或许一开始,我只是喜欢她的生活,阳光温热,岁月静好,可是后来,我遇上了康桥上的那个男子,他说,他穷奇一生,没能走进她的世界,有她的地方,风景也会变得不一样。于是,我开始走进她的世界,想看看,遗世独立的那个园林。
我的年岁,还不够我参透所有感情的缘由,但是,我欣赏金岳霖的魄力,梁思成的胸襟,更赞赏她的坦诚。那个年代,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三人行,可是,只有他们,将如此尴尬的开始,变成美好的结局。喜欢这样直白简单的人,没有那么多的离愁别绪,也不会有那些无病呻吟。看惯了太多的时代悲剧,也留下了太多时代女性的叹息,他们是站在传统与新文化的两端,她们,大多在这两块地上,站的不稳,西服下的小脚,让张幼仪改了一辈子,或许,那时的男子,大多都喜欢着像陆小曼一样的张扬,明媚的女子,可是,在这些女子里,我的四月,依然,那样安静的,画着自己的梦想家园。
中国的古典建筑,她是像丰碑一样的人物,这样的人物,大多在那样的历史背景里,有着千头万绪的政治历程。可是,她是特别的,一览无余的人生履历,简单至极的生活,在绘画里喜欢建筑,一个人,一件事,一直不变,安安静静的,在时间里优雅的书写着现在的温暖一生。在那个时代,太多的人,是极端的,康桥的男子喜欢新时代的女子,被她吸引,或许是因为新文化的观点碰撞,可是,他忘了,骨子里,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,她的文字,字里行间里,都透漏出古典诗人对文字的敏感,她的现代诗里,丝毫也不掩饰,对于婉约她独特的诠释。所以,注定,他只能驻足在去她演讲的路上,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。
还记得,在那些年月里,张爱玲留下了她独特个性的文字,陆小曼留下了她洒脱明媚的身影,张幼仪留下了她的倔强不屈,朱安留下了关于周先生的叹息........太多的女子,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印记,只有她,留下了实实在在的,千年不变的丰碑与徽章,或许,这也是我喜欢着我们国徽的另一个原因吧,因为喜欢它的创造者。她的一生,是所有女子向往的,她的时代也是特殊的,可是,她将古典文化的精髓全部保留于她的文字,建筑里,是文化的传承者,她生在极端的文化环境里,她却将两者融合的刚刚好,有着古典的含蓄婉约,大气磅礴,又不缺失现代的张扬个性。
在现在的时间里,我发现能够与这样的女子交谈的机会越来越少,还好,我庆幸,我的空中楼阁里,有我们一起留下的书香,我高兴,我能够和她在一个行业,我可以在不一样的空间里,感受,人间四月的芬芳,建筑与文字的共鸣,我与她的缘分..........
很久以前,就想写一段这样的文字,很久以前,就有关于她的话想说,现在终于,与她重逢,所以,再也按捺不住,一定要用时代共通的文字与她留下些印记,这样,才不负我的深情。这样,才能圆满我心里的那个梦,一个关于四月天的梦。